PCB制造中阻焊层脱落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2025-03-03 10:16:36
770
在 PCB 制造工艺里,焊盘间的隔焊质量对防止电气短路、保障电路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隔焊出现问题,短路风险将大幅增加,整个电路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但在实际生产中,受多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隔焊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材料特性到工艺参数,从设备精度到操作规范,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成为隔焊脱落的诱因。这一问题不仅会降低产品的可靠性,还可能在后续的组装与使用过程中,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 PCB 制造过程中,常出现孔与孔之间的油墨掉落,致使铜色外露,或者 PAD 间隔的焊条脱落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 PCB 的质量与性能,本文将深入剖析 PCB 防焊偏移,尤其是隔焊脱落的原因。
PCB 隔焊脱落的原因分析
间距过小:当孔与孔之间的间距过窄,在后续加工流程里,极易因应力集中等因素,致使孔间油墨脱落,进而引发隔焊脱落现象。
解决方案:
设计优化:孔间距≥0.25mm(HASL工艺)或≥0.15mm(ENIG工艺),采用哑光油墨增强附着力。
工艺补偿:使用真空塞孔工艺,确保孔内油墨填充率>95%(通过切片检测验证)。
油墨附着力欠佳:若所采用的油墨对 PCB 板的附着力不足,在承受一定外力作用,或者遭遇加工过程中的化学作用时,便容易从板上脱离。
改进措施:
前处理强化:采用等离子清洗(功率300W,Ar/O2混合气体),使铜面粗糙度Ra控制在1.2-1.8μm。
材料适配:高频板匹配聚苯醚(PPO)油墨,TG值>170℃,通过百格测试(ASTM D3359 5B级)。
曝光能量偏低:曝光能量匮乏会造成油墨固化不充分,致使油墨的强度与附着力均不理想,在后续加工环节中,隔焊脱落的概率大幅增加。
工艺优化:
能量校准:使用21阶光楔片测试,确保能量梯度覆盖50-150mJ/cm²
实时监控:安装在线UV能量计,公差控制在±5%。
显影速度过缓:显影速度太慢,可能使得油墨在显影期间遭受过度的化学作用,进而影响其结构与附着力,最终引发隔焊脱落。
显影压力过大:过大的显影压力可能对油墨造成物理性损伤,破坏油墨的完整性及其附着力,最终导致隔焊脱落。
显影浓度过高:显影液浓度过高,会使油墨在显影时被过度溶解或侵蚀,降低油墨的质量与附着力,引发隔焊脱落。
显影温度过高:显影温度过高会加速油墨的化学反应,可能致使油墨结构受损,附着力下降,从而造成隔焊脱落。
参数问题 | 失效表现 | 优化方案 |
---|---|---|
显影速度太慢 | 油墨侧壁过蚀(倾角>80°) | 速度提升至1.2-1.5m/min,匹配喷淋角度30° |
显影压力过大 | 油墨边缘撕裂(SEM如图3-C) | 压力降至1.0-1.2bar,采用扇形喷嘴 |
显影液浓度高 | 油墨表面粉化(FTIR检测) | 浓度控制在0.8%-1.0%,每小时补加3L新液 |
显影温度过高 | 油墨溶胀分层(DSC示踪) | 温度稳定在28±1℃,安装PID温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