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做的PCB

19166218745

首页/新闻动态/HDI板一阶二阶三阶区分方法

HDI板一阶二阶三阶区分方法

  • HDI板
2025-08-25 15:55:05
181

一阶HDI板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易于控制。而二阶HDI的工序则变得复杂,主要难点在于层间对位精度要求高,以及微孔加工与孔金属化(镀铜)难度大。二阶设计有多种实现形式:

其一为错孔设计,即各层盲孔交错排列,分别连接相邻层级,信号通过中间层实现转接,可视为两个一阶HDI结构的组合。

其二为叠孔设计,通过将两个一阶盲孔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实现二阶互连。该工艺需多次激光钻孔与电镀,并对填孔平整度、对位精度和多阶界面结合力等关键工艺点要求极严。

其三可采用skip-via(跳孔)工艺,直接从外层钻孔至第三层(或n-2层)。这种方法与传统逐次钻孔工艺迥异,因其需一次性穿透更多介质层,对激光钻孔能力和孔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1. 错孔设计 (Staggered Vias) - “两个一阶HDI的叠加”

工艺过程:这是最直观的二阶方式。先加工第一组一阶盲孔(L1->L2),完成压合、镀铜后,再在错开的位置上加工第二组一阶盲孔(L2->L3)。

核心挑战

对位问题 (Alignment):需要两次激光对位。第二次在L2层上为L2->L3的盲孔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第一次压合带来的涨缩偏差,对位系统要求极高。

流程冗长相当于经历两次一阶HDI的完整流程(两次激光钻孔、两次孔金属化、两次压合),良率是各环节良率的乘积,累积损耗风险大。

优点避免了叠孔难题,降低了孔内镀铜的难度。

缺点:占用更多的布线空间,因为两排孔必须错开。


2. 叠孔设计 (Stacked Vias) - “工艺点的特别控制”

工艺过程:先加工并完成L1->L2的盲孔,然后用树脂或电镀铜将其完全填平并磨平。之后在完全相同的垂直位置上,激光钻孔制作L2->L3的盲孔。

核心挑战(极高难度)

填孔与平整度:第一次的盲孔必须被完美填充,不能有任何空洞,且表面必须高度平整。否则第二次激光钻孔时会发生偏移、钻斜或能量吸收异常,导致孔形不良甚至钻到树脂上。

对位精度:要求两次激光钻孔的对位精度极高,必须近乎完美地重合。

镀铜可靠性:相当于在两次电镀的界面上形成连接,对界面结合力和铜箔可靠性要求极高。

优点:节省布线空间,是实现高密度互连的关键技术。

缺点:成本高昂,工艺复杂,良率控制难度大。


3. 一次钻孔二阶 (Skip-via) - “直接钻孔到第三层”

工艺过程:使用更强大的激光器优化的介质材料配方直接从外层(L1)一次钻孔穿透至第三层(L3)。这不再是标准的“盲孔”,而是一种“跳层微孔”。

核心挑战(工艺差异巨大)

钻孔难度:需要钻透的介质层更厚,必须精确控制激光的能量和脉冲次数,确保孔形良好(锥度、无残渣)且不损伤下方的铜箔(L3层)。

孔金属化(镀铜)难度:深径比(孔深/孔径)更大,对电镀液的通孔能力和工艺要求极为苛刻,要保证孔深处处镀铜均匀,无空洞。

优点:工序最短,理论上只需一次钻孔和一次电镀,避免了多次压合和对位问题。

缺点:对材料、激光设备和电镀工艺的要求最高,技术门槛极高。


特性错孔二阶 (Staggered)叠孔二阶 (Stacked)一次钻孔二阶 (Skip-via)
工艺本质两个错开的一阶流程两个堆叠且填平的一阶流程一个微孔流程
核心挑战对位精度、流程冗长填孔质量极致对位、界面可靠性深孔加工深孔镀铜
设计灵活性较低(需错位)高(节省空间)高(节省空间,但L2层无法引出)
成本/良率中等成本高,良率控制难设备/材料成本高,良率挑战大
比喻之字形楼梯填平并重建的电梯井从顶楼直达三楼的深井

HDI板的核心特征是使用激光微盲孔实现高密度互连。其“阶数”由激光钻孔流程的次数盲孔的堆叠方式共同决定。以百能云板6层HDI为例

六层一阶HDI板 (6-Layer 1st Order HDI)

互连结构:

激光盲孔 (Laser Microvia): 1-2, 5-6

机械埋孔 (Mechanical Buried Via): 2-5

关键工艺特点:

先制作包含 2-5 层线路和机械钻孔埋孔的内层核心板。

将外层(L1/L6)压合到核心板上。

进行一次激光钻孔,同时加工出 1-2 和 5-6 的盲孔。

最后钻通孔(如需)。

本质:仅需一次激光钻孔工序2-5的孔因孔径较大且不涉及激光工艺,通常采用机械钻孔,这仍属于一阶HDI的常见设计。


六层二阶HDI板 (6-Layer 2nd Order HDI)

二阶HDI的复杂性在于需要两次独立的激光钻孔工序和多次层压,并可根据盲孔布局分为两种类型。

1. 工艺流程

第一次加工:制作包含 3-4 层机械埋孔的子板。

第一次压合:将L2和L5压合到子板上,形成“2-5”层的中间板。

第一次激光钻孔:在中间板上激光钻出 2-3 和 4-5 的盲孔。

第二次压合:将最外层的L1和L6压合上去。

第二次激光钻孔:激光钻出最外层的 1-2 和 5-6 盲孔。

钻通孔:最后钻出从1到6层的通孔。

结论:该板经历了两次层压和两次激光钻孔,这是二阶HDI的典型特征。


2. 类型区分:错孔 (Staggered) vs 叠孔 (Stacked)

错孔二阶HDI:

特征1-2 和 2-3 这两组盲孔在水平位置上错开,不重叠。

优点:工艺相对简单,无需填孔,成本较低。

缺点:占用更多的布线空间。


叠孔二阶HDI:

特征1-2 和 2-3 这两组盲孔在垂直位置上精确对准并堆叠在一起。为实现这一点,1-2 的盲孔必须先进行电镀填平并打磨平整,然后再压合第三层,并在同一位置上激光钻出 2-3 的盲孔。

请注意:举例的“1-3层”盲孔通常称为跳过孔 (Skip-via),它是一种特殊设计,并非叠孔的经典形式。经典叠孔是指 1-2 + 2-3 的堆叠。

优点:极大节省布线空间,实现更高的互连密度。

缺点:工艺极其复杂(涉及填孔和平整化),对位要求极高,成本高昂。


总结对比

特性六层一阶HDI六层二阶HDI
激光钻孔次数1次2次
典型盲孔1-2, 5-6 (激光)1-2, 2-3, 4-5, 5-6 (激光)
层压次数1次2次或更多
核心区别激光盲孔仅在表层,无堆叠内层有激光盲孔,且多次激光钻孔
设计类型结构固定可分为错孔叠孔两种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