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箔行业逆周期提价:淡季价格突破历史规律上涨近5%
(2025年2月市场观察)在传统淡季周期中,锂电铜箔市场意外走出逆势上涨行情。据最新产业数据显示,主流规格6微米锂电铜箔价格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持续攀升,从基准价9万元/吨逐月上涨,2025年1月突破9.4万元/吨后,2月继续上探至9.5万元/吨关口,三个月累计涨幅达5.6%,创下近三年同期最大涨幅。这一市场表现明显背离行业传统周期规律——历史数据显示,2022-2023年同期因春节假期及下游开工率下滑影响,铜箔价格普遍呈现3-5%的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涨价发生在"铜价+加工费"的复合定价机制背景下。据产业链调研,虽然铜价维持相对稳定,但加工费结构性上涨成为主要推手,反映出当前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市场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升级带来的高密度铜箔需求增长,叠加海外储能市场订单前置,或是打破传统季节性规律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厂商已启动产能动态调节,行业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5%,这为价格持续走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电解铜现货价格维持在8.8-9.8万元/吨区间震荡,而进入2025年1-2月铜价中枢明显下移,波动区间收窄至8.8-9.3万元/吨。值得关注的是,在铜原材料价格环比回落的市场环境下,铜箔产品价格却出现逆势上涨行情,这主要归因于产业链中游加工费的结构性调整。行业分析显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锂电铜箔加工费已累计上调约15%,这一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改善了制造环节的盈利空间。据头部企业诺德股份近期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加工费回升带来的边际改善,公司2024Q4单季度亏损已较三季度收窄逾40个百分点,印证了加工费修复对行业盈利能力的提振作用。
2、新年第一波复价潮来袭!多家玻纤企业上调电子纱/布产品价格
2月24日,PCB覆铜板原材料玻纤行业2025年第一波复价潮开启!多家玻纤企业不约而同地发布调价函,宣布对电子纱、电子布产品进行恢复性调价。调价函中提到,由于电子纱及电子布产品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原材料和能源等成本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决定对电子纱和电子布的价格分别上调800元/吨和0.3元/米。下面是部分调价函:
在玻璃纤维的高端品类中,电子纱和电子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中 PCB 覆铜板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它们的市场动态备受关注。当前,国家 “以旧换新” 政策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这一举措有望拉动下游消费电子的需求,促进其市场的复苏。与此同时,5G、人工智能(AI)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也展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未来仍有望保持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子纱和电子布极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
电子纱和电子布价格的变化,对玻纤厂家和下游行业产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层面的。从玻纤厂家的角度来看,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其利润,改善现金流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市场竞争也会随之加剧,同行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各种竞争手段。此外,技术升级的压力也如影随形,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厂家必须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下游行业则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利润压缩的双重挑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空间有限,这就使得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为了应对这一困境,下游行业可能会采取多种策略。一方面,通过价格传导,将部分成本压力转移给终端消费者,但这需要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对供应链进行调整,寻找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供应商,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来缓解成本压力。
展望未来,随着 5G、AI、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电子纱、电子布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些新兴领域对电子纱和电子布的性能和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它们的发展将推动电子纱和电子布行业不断创新和升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