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 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其核心优势所在:轻薄、可弯曲、可绕折。这使得它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空间受限设计: 在内部空间狭小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相机、可穿戴设备)中,FPC 可以弯曲、折叠或堆叠,充分利用三维空间,解决单块硬板无法布局的问题。
动态弯折连接: 当产品内部需要上下堆叠或多片 PCB 以不同角度(如垂直)连接,且连接处需要活动或弯折时,FPC 是最佳桥梁。
远距离灵活布线: 需要连接位置较远的两块 PCB 进行信号传输时,使用可弯折的 FPC 布线比使用硬板或线缆更节省空间且规整。
减重需求: FPC 本身非常轻薄,有助于减轻产品整体重量。
尽管优势突出,FPC 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工艺难点,使其在特定设计中需要谨慎考虑:
焊接可靠性挑战:
焊点易裂: FPC 基材柔软,在弯折应力下,焊接在其上的电子元件的焊点容易疲劳开裂,影响长期可靠性。
耐温性较低: 相比硬板(如 FR-4 耐高温),常用 FPC 基材(如 PI)的耐高温能力相对较弱。在高温焊接或工作环境下,FPC 更容易出现拱起、分层或剥离等问题。
阻焊层精度控制难:
FPC 的阻焊层(保护层)通常使用 PI 膜(类似高性能塑料薄膜)覆盖。
在 PI 膜上开窗(露出焊盘)的工艺,常采用 刀模冲压 方式。这种方式相比硬板使用的 精密网印/光刻 工艺,精度和边缘平整度较差,容易导致开窗偏移、不规则,影响焊接良率。
多层结构限制:
柔性损失: 增加铜箔层数意味着增加更多的粘合胶层和覆盖膜,这会使 FPC 整体变厚变硬,显著削弱其核心优势——柔性和可弯折性。当层数过多时,FPC 的“软”特性几乎消失。
成本上升: 制造高精度、多层 FPC 的技术难度更高。例如,为了精确制作焊盘开窗,可能需要采用 激光直接成像(LDI) 或 激光钻孔 等先进工艺,这会大幅增加制造成本。
FPC的分类
单面板
双面板-单铜双做
双面板-双铜双做
多层板